打通“校热企冷”堵点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5-04-09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基本办学规律和主要发展特征。国家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但校企双方受多种因素影响,仍存在着合而不融、合而不实、合而不久、合而不深等问题。产教融合是河北省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推进校企互促互进,委员积极建言。  “校热企冷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堵点。”张庆彬委员说,企业追求科技创新和发展,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基本办学规律和主要发展特征。国家持续推进产教融合,但校企双方受多种因素影响,仍存在着合而不融、合而不实、合而不久、合而不深等问题。产教融合是河北省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推进校企互促互进,委员积极建言。

  “校热企冷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堵点。”张庆彬委员说,企业追求科技创新和发展,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他建议,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园区企业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建设运行市域产教联合体,形成产教适配机制,促进教育链、新利体育登录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推动职业院校有效融入产业园区,推进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让企业发挥技术优势参与职业院校的育人全过程。

  龙红华委员表示,教育部门、职业教育学校要高度重视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交流,构建动态专业调整机制与产业需求反馈机制,通过定期开展行业需求调研,精准捕捉产业发展的最新变化与技能需求的动态,及时对专业设置进行合理调整。同时,邀请行业和企业专家深度参与专业规划与设计过程,充分论证并优化专业设置方案,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精准对接行业产业的特定需求,提升专业设置及建设的社会需求适应性。

  “要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孔春梅委员说,职业院校要以服务产业为准设置专业,把“需”作为专业设置最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企业,在帮助学生“找工作”的同时,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同时,专业设置要关注行业发展方向,能够适应未来一定时期的需求,具有潜在势能。

  在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强重点领域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张跃廷委员建议,在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启动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建设一批现场工程师学院,开展数字技能提升职业培训,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更多现场工程师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面向企业职工、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指导各地结合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规范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细化专业教育标准,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真正培养好用、适用、管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利体育登录(记者 高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