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昨日(8日),北京市工艺美术技师学院正式揭牌。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该校前身是创建于1980年的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是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定点研培单位,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工艺美术职业教育的技工院校。今后,北京市工艺美术技师学院将重点培养技师、高级技师等高端技能人才,满足首都经济发展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
据介绍,北京市工艺美术技师学院开设有工艺美术、珠宝艺术、艺术设计、幼儿教育四大专业集群,并且具有中级工、高级工和预备技师培养层次。
以工艺美术专业集群中的雕漆专业为例,作为中国漆工艺的一个重要门类,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雕漆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齐名,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雕漆专业采取校企合作与大师工作室培养模式,在开设雕漆实训、中国画、泥塑、图案设计等课程的同时,培养学生工艺美术产品设计能力。
据院方介绍,雕漆专业结合市场需求,可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的雕漆设计、鉴赏、雕刻、抛光等方面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到工艺品研发设计公司工作,也可进入雕漆大师工作室继续深造或独立从事雕漆艺术创作。
此外,金漆镶嵌专业为企业定向班,建立现代学徒的教学模式,由金漆镶嵌高级技师进行专业实训课教学指导,不仅向学生传授金漆镶嵌传统手工绝技,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和传统工艺美术职业道德。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也是今年学院报名的热门专业,今年已经满员。据院方工作人员介绍,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服务首都文化建设的新专业,为京津冀文保、文创行业培养中高级、新利体育官网技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以弥补我国文物修复高技术人才短缺的现状。该专业采取校企合作与工作室的培养模式,引进行业内的技能大师、专家及书画家开展技能教学。开设有书画古法装裱、书画保护与修复、金银器修复、数字化修复等实训课程,以及中国美术史、文物修复概论等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修复技艺的同时,还重点打造学生的文物文创开发能力。
揭牌活动当天,学校展厅内还举办了“匠心筑梦·技启未来”师生作品展。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107件参展作品涵盖玉雕、漆艺、花丝镶嵌、书法、绘画等多个门类,这些作品既有传统技艺的精湛传承,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
其中一个名为《冠上加冠》的作品,正面运用鸡冠花层叠绽放之态呼应冠冕意象;背面以太湖石为骨、兰花为韵,借景泰蓝工艺营造水墨逸趣。作品创新性融合雕漆与景泰蓝技艺,将传统“步步高升”的平面寓意升华为“生活臻美”的立体叙事,既延续东方美学精髓,又彰显新时代工匠精神。
该作品的创作者之一、雕漆专业三年级学生董润介绍,她自幼喜欢美术,选专业时首选了雕漆专业。“我雕刻这个立体感的大公鸡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同时还和学习景泰蓝专业的另两位同学一起合作,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这个一面是雕漆工艺、另一面是景泰蓝的创新作品。”董润说。
谈到未来的职业发展,董润表示她准备到学院曹妃甸实训基地继续深造,争取早日拿到技师证书,同时她也将参加成人高考,继续在学历上完善自己。
据北京市工艺美术技师学院院长刘金芳介绍,学院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培养途径,在曹妃甸建设了15000平方米的实训基地,建有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师生作品展厅,设有玉雕、雕漆、景泰蓝、花丝镶嵌、珠宝首饰等大师工作室和实训室。现在已有近30名大师、高级技师入住曹妃甸基地。他们引进包括“国礼”在内的实际项目,在大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深度参与项目制作,提高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刘金芳介绍,近年来,学院通过全力推进工学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选手、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等一大批技艺水平高、设计创意新、文化储备足、思想品德好的高水平教师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首都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今后,学院将培养更多优秀的工艺美术人才,推动北京工艺美术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