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到“优”高校养老实训室建设新趋势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5-02-09
 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正式成为高职的公共事业大类、公共服务类之下的法定专业之一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把“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列入其中,明确“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这是国务院文件中首次提出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

  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正式成为高职的公共事业大类、公共服务类之下的法定专业之一

  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把“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素质”作为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列入其中,明确“有计划地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这是国务院文件中首次提出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提出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培训教材开发,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但直至2020年3月,教育部印发通知,养老服务管理本科专业才正式获批。

  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发展基于中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是近二十年来“从无到有”,较为新兴的专业。无论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还是实训室的建设,它都处于一个建设和探索的过程中。

  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侧重实践教学,专业需要培育具有较强现代养老服务管理专业能力和操作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行业新趋势、养老新模式、老年人新需求的医养结合综合型人才。

  老年服务人才的工作对象是特殊群体—老年人,而非“仪器设备”,因此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让学生先通过接受理实一体课程的学习,在具有仿真性质的校内实训室中训练,熟练地掌握护理技术和操作技能后,才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全面提升职业能力,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可见,养老实训室建设的实用与否,也是养老专业建设的关键一环。一个功能全面、具体,与时俱进的实训室,有助于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养老服务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有”到“优”高校养老实训室建设新趋势(图1)

  幼之幼养老实训室,根据《高等职业学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要求建设,吸收各大高校同类建设方案优点,充分考虑学校人才培养需求,软、硬件建设双向提升,将传统教学过程转为理论与实操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整合多个学科资源,涵盖基础照护、生活照护、康复服务、失智老年人照护、疾病感染、心理护理等课程内容,全方位满足现代职业技术院校对学生的职业教育培训需求。

  从硬件层面而言,养老实训室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配备如智能交互黑板、VR投显一体机、无线VR头盔、智慧终端及智慧终端系统软件、学生互动电脑终端等先进智能设备;从软件层面而言,幼之幼养老实训室从VR、AR、新利体育平台AI及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入手,新利体育平台搭载养老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使学生们可以模拟真实老年人照护场景,为学生提供虚实结合、沉浸交互的实训体验,引领高校养老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新趋势,助力高校实训室建设从“有”到“优”。

  想了解更多养老实训室建设,欢迎关注幼之幼(厦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