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河北省粮食行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市场经济对广大干部职工在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才能够满足并适应这一新要求是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行业机构和人员总量缩减。2006年至2010年,随着粮食系统体制改革的推进,全国粮食行业总体呈现机构总量、系统职工总数递减趋势。2.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总体偏低。近两年,全行业大专以上学历约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9%新利体育,高中及以下学历人员占61%,后者远远大于前者,充分说明提高粮食行业职工整体文化素质、业务能力任务艰巨。3.职工参训类别多种多样,培训内容参差不齐。这两年,河北省粮食行业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其中政治理论培训班、公务人员培训班、企事业管理人员培训班、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职业技能培训班等。从数据看,政治理论培训班次较多,专业技术及技能培训较少。各类从业人员中,公务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参训率较高,而管理人员及工人参训率较低。4.职业技能培训逐步推广。从2006年起,河北省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工作开始实施,2006年9月23-24日,河北省举办了首次粮食行业特有工种粮油保管员国家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培训及鉴定工作。随后近十年内,各级粮食部门逐步提高了职业技能参训意识。通过开展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术培训,向省内粮食企业等诸多单位输送了大批技能合格的中高级粮油保管员、质量检验员,进一步优化了河北省粮食行业从业人员知识技能结构,提高了行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1.培训职责有待进一步明确。河北省作为全国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培训及技能鉴定4个实施试点省份之一,按照国家粮食局的安排部署,组建了专门的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及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为河北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出现了培训机构与参训企业职责界定不明确、运行体制不顺等问题。随着各地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国有粮企从业人员锐减,非国有粮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民营和个体粮油加工增长较快。在这个背景下,对非国家粮企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摆在面前,均需要有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相关职能进行明确界定。2.培训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受到培训资金、培训师资以及各部门单位的参培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现有培训机制缺乏一定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直接面向基层和一线的培训活动不多;同时培训方式及培训渠道受限较多,不能有效地为广大粮食行业干部职工提供深层次、新理念、高水准的理论培训和指导。3.培训评估有待进一步改进。职业技能培训的目的是为行业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粮食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有其特殊性,粮食行业人才的教育培训也有其特殊性。因此,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的目标应该面向粮食工作实际和基层,及时了解粮食行业对职业技能培训的需求。比如近年来粮食加工类职业技能培训开展比较缓慢,缺乏科学的评估。培训机构如何做到把职业培训同企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使职工可以学以致用,是培训的目的。4.培训经费有待进一步保障。近年来,河北省粮食行业公务员参训率最高,其次是技术人员,广大企业职工参训率较低,尤其是非国有粮企人员参训率更低。事实说明,一方面缺乏有效提高粮食行业职工教育培训水平的管控机制;另一方面,培训机构缺乏资金支持无法开展适应对路、推广普及的教育项目。
从总大体来看,河北省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取得了一些成绩,走过了一段比较曲折的发展道路。从长远说,发展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必须端正指导思想,必须为粮食行业工作服务,必须建立一个能主动适应粮食工作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结合河北省实际,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业内人士参考。
新时期粮食行业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要转变思想观念,要高度认识和把握全行业职业培训工作,树立起粮食行业科学的教育培训发展观,以全新的理论和方法重新定位和发展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1.树立粮食行业现代人才观。树立现代人才观,主要是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如何把国粮局人才规划纲要在粮食行业得以贯彻实施,则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确保人才规模稳步增长;二是在粮食行业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人才竞争优势;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针对粮食行业人才素质相对较低,专业技术水平相对弱的情况,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选人用人应向高技能人才倾斜,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粮食行业,并加强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训,使其在粮食行业发挥带头作用。2.树立粮食行业职业学习观。要实现现代职业学习手段多样化。首先,继续发挥粮食行业传统教育培训手段。完善在职人员学习专业知识的培训机构设置,粮食行业传统教育培训具有不可替代性,考虑在职进修学习掌握粮油知识,进一步提升人员素质。其次,发展粮食行业现代远程教育,满足全行业人员职业培训需求,并根据变化情况不断加以调整,把粮食行业现代远程教育作为实现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跨越式发展的必经途径。目前,大环境为粮食行业开展远程教育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一是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开展远程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二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在实践中的成熟运用为系统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技术和经验;三是粮食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从制度上保证了粮食行业远程教育的生源。通过远程教育系统网络,为广大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职业技术职工提供信息及咨询服务,可以起到传统教育手段所不及的效果。3.把握好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的定位与方向。粮食行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应坚持“工学结合”特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突出应职能力培养,强化操作技能实训为目标,注重产、学、研三方的有效结合,在培训机构与企业之间搭建起人才供需和科研转化的沟通平台,使行业教育培训更好地为行业发展做服务。
1.构建一套粮食行业科学规范运行的师资培训体系。有效的粮食行业师资培训体系应包括培新利体育训需求分析、培训目标确立、拟定实施方案、科学评价改进等内容的完整的运行系统。一是师资培训需求分析,必须依据粮食行业发展的总体需要,紧紧围绕实现从业人员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展开。二是在确定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应制定出一个周期内的培训实施方案,对师资培训进行整体策划与设计。三是建立粮食行业师资人才信息库。有关部门做好基础性工作,可以大力推广和应用高技能人才绝招绝技和技术创新成果。2.宣传普及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2005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粮食局联合颁布了粮油保管员等7个粮食行业国家职业标准。同时,国家组织编写的粮油保管员、粮油质量检验员、粮油竞价交易员等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程陆续出版发行。宣传推广粮食行业国家职业标准推广及职业技能培训教程的使用,就要重视粮食行业特有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粮食行业特有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工作的实施与管理,是对粮食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整合,能够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粮食职业技术院校、培训机构以及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作用。3.努力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直接决定了受训人员在从业单位能够发挥的作用。培训机构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师资,面向行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要以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为主要培训内容,使其达到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在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上,要结合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学习内容,实行订单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效果;在培训目的上,提高受训者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党的把加强大规模干部培训,作为新时期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任务。围绕烟草行业“税利保增长、经营上水平、管理促规范、发展创和谐”这一主要任务,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员工队伍,员工教育培训工作必须重视。它不仅直接影响着职工个人后继发展,也极大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利于提高行业的竞争力,是长远性、战略性的工作。我们结合在工作中的体会,略谈几点思考:
近年来,我国烟草系统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建立了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教育培训体制,并在实践和调研工作中,积极探索教育培训的新方式,努力拓宽培训渠道,为推动烟草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与业内、外成功的大型集团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国烟草系统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育培训缺乏正确的价值理念。一方面,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软任务,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益,不同程度地轻视或忽视员工教育培训,对上级或领导安排要求完成的培训任务,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不安排或敷衍应付。另一方面,培训定位不明确,在不十分清楚企业人力资源的构成现状,也没有认真分析企业的面临可持续发展是否通过培训就可以解决的情况下,只是简单地组织培训,无法将培训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联系起来,无法将培训与员工的职业规划和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相结合,达不到真正激励员工的目的。
(二)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不够科学,培训体系尚未健全。职工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目前行业培训工作大都是与人事部门分离的,通常是由各业务部门分别举办,呈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状态,缺少必要的整体协调、长远规划机制。同时,这种培训也仅限于岗位培训、应急培训多一些,常着眼于当前,立足于短期效应,从行业长远发展上、开发员工潜在能力上,或从职工自身素质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上的培训则没有开展,造成专业人才尤其基层一线所需的高级卷烟营销人员、卷烟分拣、物流配送、烟叶生产、分级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政工文秘人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
(三)培训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不够,实践效果不理想。目前大多数培训仍多以应急单一目标式的业务培训为主,而没有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合理的安排,缺乏分专业、分层次和循序渐进的培训,存在培训多,评估少,讲得多,用的少的现象,甚至有“过场型”、“报告型”等一些的培训,无法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的提高。
(四)评价激励机制不足。参加培训和取得专业证书以及获得资格证书的员工不能明确感受到学与不学对自身职位、待遇的影响。这都严重挫伤了职工参加培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迫切性。由于在相同岗位,博士生和初中生工资待遇一样。因此,学与不学也就没有什么差别了。
(一)创新教育培训观念。做到“三个舍得”:舍得拿出精力抓培训,舍得拿出资金投入培训和舍得投入专人建培训队伍,解决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目前烟草行业编制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加强教育培训,大力实施人才开发战略,对企业现有人才素质进行大幅度提高和人才潜能的有效开发十分重要,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鉴于烟草行业“垂直管理”的特殊管理体制,在系统内要形成由上级单位统一管理规划,下级单位按照职责权限落实并分级实施本单位内部培训工作的机制,形成以培训职能部门对企业的培训工作进行宏观管理、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各部门配合实施,人事部门综合考核评估的新型培训模式。这种新的模式将责权明确的同时,可以把员工培训工作与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职责以及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培训工作才能有生机和活力。
(三)健全培训体系,加大教育培训基础建设。1.健全培训体系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①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工作的制度保障,做到有章可循。②规范教育培训工作程序,健全教育培训评价机制。逐步按照ISO10015企业培训质量标准来规范教育培训,认真落实《烟草行业教育培训工作实施办法》,积极开展培训教育。2.在教育培训基础建设上,应当从传统、封闭、单一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在加强基地建设,加快现代教学设备配置,改善教学手段的同时,重视运用和开发全社会的教学资源,用开放式的思维和市场运作方式,如培训外包的新型模式等。在师资队伍建设上,①加强行业内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精干高效、适合自身的培训师资队伍;②应当拓宽视野,打破固有的模式,采用聘用客座教员的形式,将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以及业务骨干吸纳到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中来。
(四)改革传统的培训形式和内容。在培训方式上,要克服单一的教师培训方式,要走出去,面向社会,在实践中教与学,由单一的课堂授课辅导向多元化、灵活性的教学方式转变。在培训内容上,既要根据参训者的需求,因人施教,突出针对性和有效性,又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培训,增强培训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培训的供需达到最佳匹配。
有需求才会有供给,随着人们对自身能力提升需求的增加,各种培训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加之,教育培训行业的入行门槛很低,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暴力的行业,因此近年来,中国教育培训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局数据统计,我国的教育培训机构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主要针对群体是学生,比如考研培训、中小学同步班培训、管理培训、IT培训和英语培训等。根据行业粗略统计,目前全国教育培训机构大概有10000余家,其中,北京有2000余家,上海有1500余家,广州有1000余家。培训企业规模不等,开展的教育培训项目也不一样,其中,知名且能独立进行认证的培训机构有30余家,如,北大青鸟教育培训中心、新东方教育、中科院软件所培训中心等。
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可以说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行业,因此,互联网营销在我国教育培训行业中拥有相当高的普及程度。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大部分院校和机构都拥有自己的网站,虽然普及程度很高,但是网站建设质量却严重不过关,根本起不到营销作用。因此,教育培训行业互联网营销的现状可以用“普及程度广,发展程度低”来概括。目前大部分培训机构仍热衷于传统的宣传方式,一般都选择覆盖面最广的平面媒体作为开路先锋,打造品牌知名度,再辅之以密集的地面活动和被动的口碑宣传。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想在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学生的青睐,有远见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把互联网作为营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营销工具。
营销的成功与否决定了这个培训机构的生命周期长短,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方式,互联网营销拥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营销是完美的,与传统营销相比,互联网营销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法覆盖全部细分市场。虽然互联网是一种覆盖面广的媒介,但仍有其无法覆盖到的细分市场,出现这种市场空缺的时候就需要互联网营销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互补充。并且,互联网营销方式的使用要求较高的营销团队和技术职称,这是目前很多小型教育培训机构无法达到的。
2012年的互联网格局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整个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社会化网络营销时代,并且在企业的营销过程中显示出威力。在互联网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教育培训机构想要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就必须变革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通过创新思想、开拓新的营销模式来赢得新的发展。互联网媒体不仅为所有教育培训机构都创造了新的生存空间和市场渠道,更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赶超行业大咖的绝佳机会。
当前的教育培训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以往的教育培训行业来说,以平面媒体为主的传统方式在相当长时间里始终是这个行业的核心营销手段。而近十年以来,以互联网这种新型媒体作为传播和沟通方式的营销模式,正在颠覆以往所有的市场营销观念。新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引领着新的营销理论和营销手段,调整营销理念,实施互联网营销战略已成为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营销可以被简单的定义为: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来实现营销目的的过程。该定义明确地指出了应当由网络技术产生的结果来决定互联网营销的投资,而非由技术的采用来决定。这些网络技术包括网络媒体,比如电子邮件、网站、其他数字媒体(如无线电或移动媒体),以及传递数字电视的媒体(如卫星和海底电缆)。
互联网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显著不同在于对数字媒体的运用,互联网与其他数字媒体(如移动电话和数字电视)共同实现了信息交流过程中的新形式和新模式,互动性、情报、个性化、整合、行业重组、场所的独立性六个词语可形象的描述互联网营销。
自1994年互联网营销概念形成以来,短短十余年间,互联网营销方式已由最初单一的电子邮件营销开始,发展出了众新利体育多新的营销方式,这些营销方式之间相互渗透,并与传统营销方式充分整合,形成了今天互联网营销的现状。主要的互联网营销方式有电子邮件营销、站点营销、搜索引擎营销、即时文本工具营销、问答营销、论坛(BBS)营销、博客营销、微博营销、电子商务平台营销。
有需求才会有供给,随着人们对自身能力提升需求的增加,各种培训行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加之,教育培训行业的入行门槛很低,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暴力的行业,因此近年来,中国教育培训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局数据统计,我国的教育培训机构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主要针对群体是学生,比如考研培训、中小学同步班培训、管理培训、IT培训和英语培训等。
根据行业粗略统计,目前全国教育培训机构大概有10000余家,其中,北京有2000余家,上海有1500余家,广州有1000余家。培训企业规模不等,开展的教育培训项目也不一样,其中,知名且能独立进行认证的培训机构有30余家,如,北大青鸟教育培训中心、新东方教育、中科院软件所培训中心等。
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可以说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个行业,因此,互联网营销在我国教育培训行业中拥有相当高的普及程度。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大部分院校和机构都拥有自己的网站,虽然普及程度很高,但是网站建设质量却严重不过关,根本起不到营销作用。
因此,教育培训行业互联网营销的现状可以用“普及程度广,发展程度低”来概括。目前大部分培训机构仍热衷于传统的宣传方式,一般都选择覆盖面最广的平面媒体作为开路先锋,打造品牌知名度,再辅之以密集的地面活动和被动的口碑宣传。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要想在品牌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学生的青睐,有远见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把互联网作为营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营销工具。
营销的成功与否决定了这个培训机构的生命周期长短,相对于传统的营销方式,互联网营销拥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互联网营销是完美的,与传统营销相比,互联网营销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无法覆盖全部细分市场。虽然互联网是一种覆盖面广的媒介,但仍有其无法覆盖到的细分市场,出现这种市场空缺的时候就需要互联网营销与传统的营销方式相互补充。并且,互联网营销方式的使用要求较高的营销团队和技术职称,这是目前很多小型教育培训机构无法达到的。
(2)互联网营销从业人员不专业。由于教育培训行业规模不一,实力存在差距,因此从事互联网营销的人员素质也良莠不齐,而互联网营销行业对从业人员对市场及营销创意的要求比较高,这就给业内的从业人员造成了比较大的生存压力。
(3)互联网营销的实施缺乏具体理论的指导。由于互联网营销还处于新生阶段,很多教育培训机构对于其认识和运用还不全面,不熟练,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全面考虑,阻碍了互联网营销的顺畅实施。
(4)缺乏对于互联网营销效果的有效评估办法。互联网营销效果的有效评估是营销成果的主要体现,然而由于互联网营销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有时并不容易获得,即使对于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也不一定能够直接反映出经营业绩,因此,建立一种完善的网络营销评价机制并非易事。
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媒介,它对人们的生活、阅读及工作习惯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将教育培训行业与互联网营销技术紧密结合以促进项目推广,对当前从事教育培训行业的工作者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
传统营销方式下,教育培训行业的营销流程相对简单,主要是通过媒介来到宣传作用,在这种营销方式下,用户是被动获得产品信息,而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营销所要达到的是用户主动搜寻产品信息。若要达到这种目的,必须对基于互联网这种新型媒介上所实施的营销活动做出相应调整,这就是互联网营销方式的选择问题,否则,即便是用到了互联网,也不能叫做互联网营销。
教育培训行业互联网营销方式有针对门户网站的广告投放、搜索引擎营销及社会化网络媒体营销。针对门户网站的广告投放这一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并且这种方式较之传统的营销方式也无特别之处,因此,下一阶段互联网营销方式主要是搜索引擎营销和社会化网络媒体营销。
在互联网信息急速膨胀的今天,传统门户网站的地位日益受到搜索引擎的严重挑战。目前,搜索引擎的使用率达到81.9%,是网民第一大应用。搜索引擎改变了人们的行为习惯,对于人们的购买行为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消费者通过在网络上搜索信息,搜索的产品或信息在众多搜索结果中所占的比率是人们决定是否购买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具体操作的角度来看,搜索引擎营销主要包括按点击付费和搜索引擎优化两子类。不同的教育培训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方式。
同时,在互联网越来越社会化的今天,社会化网络媒体营销日益凸显其威力。所谓社会化网络媒体营销,就是指在细分环境下的社会化站点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其本质是人类的社会关系在互联网这种新的媒介上的延伸和复制。社会化网络营销活动对于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和服务在人们心中的分量、提高搜索引擎排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的社会化网络媒体营销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博客与微博新利体育客、社交网站、问答类站点、富媒体策略等等,不同的教育培训机构也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方式。
最后,互联网营销部门的设置和管理是教育培训行业再推动互联网营销这一项目是能否得以顺利进行的核心部门,必须有良好的组织架构,网络推广部和数据分析部要通力合作,相互支撑,互联网营销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整治教育领域特别是社会教育机构非法集资乱象教育培训。
聚智堂是一家全国连锁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近日,该机构突然停业,负责人涉嫌跑路,不少预存了高额本金的家长被“深套”。目前,北京、天津警方均已介入调查,涉案金额可能高达数亿元。
聚智堂诱人的一招是“感恩聚划算”套餐。家长预缴不同金额的学费本金,按一定利率产生利息,但“利息”不是现金,而是聚智堂的不同课程。预付越多,赠送课时也越多,学完到期,承诺返还家长本金。
记者日前在聚智堂北京宣武校区教学点看到,一块广告板上写着:“预存5万元,一个月赠送8小时名师一对一,预存10万元赠送16小时”“预存学费一个月后返还”。
据记者了解,有家长预存金额近百万元。随着多家分校区接连闭校,众多家长预存本金或将“打水漂”。
同样遭遇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收费欺骗的,还有河北、江苏、上海等地的家长。近期,河北警方查处一起特大欺诈骗局。“中国为民教育网”打着教育培训的幌子拉人头、收会费、发展下线余个省区市,注册会员约18万人,涉案金额约2亿元。
警方调查发现,“中国为民教育网”表面上向群众贩卖互联网教育视频,要求注册会员缴纳378元、1890元、3780元、7560元学费,取得银卡、金卡、白金、钻石会员加入资格,背后却是以教育为名、行传销之实,会员按加入顺序组成上下级关系,再依据发展下线数量获取数额不等的奖励。
在江苏,苏州新动态语言培训机构负责人跑路引发100余人集体诉讼,法院已判决机构退还预收学费180余万元,钱却因老板新利体育跑路至今未追回;而在上海,600余名家长向童意创想培训机构支付了平均近万元的学费后,带孩子上课时却遭遇“铁将军把门”。
――以预收学费变相非法集资。预收费模式在教育培训领域十分普遍,收费主要用于支付场地、师资、管理、设备等各项办学成本,完成教育培训全过程。但记者调查发现,许多企业以“预收学费是行业惯例”为幌子,变相非法集资。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认为,教育培训机构吸收公众存款从事金融理财等其他非教培业务,均属于超范围经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诈骗罪。
――证照不全涉嫌非法经营。依据相关规定,成立正规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办理教育部门的办学许可证、民政部门法人登记、物价部门收费许可等。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证照俱全的社会教培机构并不多。
上海长宁区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刚给家里3岁的孩子报读了上海知名幼小衔接教培机构“百花学习塾”的思维训练班。为拿到报名资格,全家总动员“蹲守”一周才抢到号,黄牛号更是炒到5000元。然而,经上海长宁、徐汇区教育局和长宁、徐汇区市场监管局调查发现,该教培机构其实是“黑校”,并没有办学资质。
――预收学费资金管理成“暗箱”。社会教培机构资金链断裂一般有两大原因:一是内部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二是外部投资失败。一些机构以扩大校区、补贴正常经营为由,大肆集资吸储,在家长甚至员工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挪作他用,进行其他领域高风险投资。
比如,聚智堂原董事长杨志曾坦言,聚智堂将一部分预收学费用于投资瀚峰资本投资(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名下的东星时尚广场,后因该固定资产投资出现纠纷,资金链崩断。
记者调查发现,预存学费已成社会教育培训行业的隐性风险。除了行业自身运营问题,对其涉嫌违法经营、非法集资行为的监管状况也亟待改善。
教培机构处于监管“灰色地带”。某社会教培机构天津分校校长表示,社会教培机构既是学校更是企业,这种双重身份为“打球”经营提供了很多便利。
“比如,你可以先到工商部门注册教育咨询公司,再以咨询的名义开展教育培训。办学过程中,因为没有在教育部门备案,教育部门不会管,而工商部门通常又不会对机构招生资质、教学质量、师资来源、经营内容等进行详细监管。”一名校长说。
承办苏州新动态培训机构跑路案件的法官建议,改变监管不力局面,工商部门应提高培训行业准入门槛,在准予注册前对其注册资金、经营规模、经营资质、信用记录等进行严格审查,教育部门应对培训机构加强审核,必要时采取注册登记制。
防范预收学费“狮子大开口”,需明确规范收费边界。在北京通州办培训学校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北京多数教培机构都采取预付费模式。这一机制虽有其合理性,但监管方应对预付费金额的上限、预付费的周期予以明确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