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源示范区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结合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实际,济源示范区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打造传承愚公移山精神培训模式,拓展“对标学访”培训方式,促进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明晰发展路径,在培训成果转化中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3月20日,济源示范区举办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轮训班。“这两年的系统培训确实让我开阔了眼界,不仅有课堂教学,还‘对标学访’到先进地区学习借鉴,对我今后工作有很大启发。”学员代表付阳武表示。济源正在努力通过系统化的干部教育培训,促进济源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的发展。
一是深挖细学愚公志。作为愚公故里,济源示范区连续多年在全区评选“当代愚公”“愚公家乡好少年”,先后成立愚公移山精神教育基地,设立愚公移山精神研究会、愚公移山精神纪念日,坚持每月开办领导干部“愚公大讲堂”、每年举办愚公移山精神研讨会,不断挖掘愚公移山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和精神价值。同时,在每年的干部培训主体班次上,《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愚公移山精神与两个一百年目标》《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课程常学常新,学员们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将愚公移山精神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写调研报告、谈心得体会、谋下步发展,不断书写愚公移山精神的新篇章。
二是“对标学访”阔眼界。2021年开始,济源先后开展“解放思想、对标学访”活动、建立“周末自学、每月讲座”制度、实施党员干部能力提升计划,示范区各单位围绕工作需求、单位实际和未来发展,在省内、国内寻找对标学习单位,组织干部开展“对标学访”,借鉴先进经验,开阔眼界视野,逐步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两年来,示范区各单位共开展各类对标学访活动200余期(次),参与基层干部33000余人次。同时,各单位干部坚持每周自学,并以学习例会为载体,邀请专家学者开办形式多样的每月讲座。通过干部学习培训氛围的营造,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向外求教、向内挖潜的干事创业热情。
三是专题研讨展思路。在近几年的领导干部轮训中,由济源示范区党工委主要领导确定培训主题、作专题辅导报告,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来济授课。学员们围绕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央会议精神以及济源示范区建设等,开展专题研讨、举行课堂辩论和撰写调研报告,先后形成《关于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的调研报告》《关于大力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的调研报告》等高质量调研报告20余篇,内容涉及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品位,创新融资方式新利体育、优化营商环境等等。学员们在深入学习和调研中,进一步明晰目标定位,理清发展思路,细化发展举措,为济源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成果转化求实效。近来,济源市民不时能看到城区道路的升级改造,比如道路拓宽、花带修整、新增人行道等等,原先群众吐槽最多的部分道路年久失修、坑洼不平,上下班堵车等问题正在缓解。在2022年的区管干部研修班及中青班学员座谈会上,示范区党工委领导和参训学员一起探讨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思考济源未来发展。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对学员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整理,最终形成学员建言册,并根据领导批示交督查局跟踪督办。像这样的建言,2021年有18类、145条,2022年有14类、260条。这些建言作为阅研参考、督办事项也在逐步推进,实现了干部教育培训成果向工作谋划、工作实效的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添砖加瓦。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教育培训,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