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新利体育精选5篇)
栏目:新利体育资讯 发布时间:2023-06-29
  新利体育新利体育新利体育国外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各有特色。英国是最早提倡终身教育的国家,并不断完善其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德国非常注重员工培训,政府官员、管理人员、企业内部各级人员都要接受成人继续教育,并建立起以动手能力为特色的职业培训体系。美国以社区学院为特色,成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加拿大的教育很注重能力培养,其最突出的是建立起以能力为教学基础的CBE教育思想体系。日本

  新利体育新利体育新利体育国外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各有特色。英国是最早提倡终身教育的国家,并不断完善其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德国非常注重员工培训,政府官员、管理人员、企业内部各级人员都要接受成人继续教育,并建立起以动手能力为特色的职业培训体系。美国以社区学院为特色,成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规模最大的国家。加拿大的教育很注重能力培养,其最突出的是建立起以能力为教学基础的CBE教育思想体系。日本积极推进终身教育,是经济飞速发展的国家。虽然各国职业教育和培训各具特色,但体现着共同的发展趋势。

  (1)建立需求导向的培训制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韩国首尔召开了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教科文副总干事鲍维尔在主题报告中提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是通向未来的桥梁,但是,必须有一条由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导向的就业道路,否则我们就是在制造新问题。由此可见,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重振活力和更加协调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而且是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就业结合的新局面——我们需要把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联系起来的新模式,使教育、培训、就业和社会福利几个方面工作在一个国家内、在国际范围内联系起来。”近年来,社会伙伴合作办学已成为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流模式。社会伙伴合作办学就是政府各级教育部门、就业部门与社会的工业部门、雇主组织和工会组织等通力合作,对于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方向、内容等进行协商,同时就业部门、经济部门、雇主组织等越来越多地参与职业教育的管理和决策。在这个机制中,政府除了从事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实际办学以外,还要起到组织领导、协调办学、建立质量保障制度等作用。而各种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在其中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就业需求的信息,提供有效的实习、培训场所和就业渠道,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了解和掌握企业的动态,提高培训质量,建立需求导向的培训制度。

  (2)职业教育和培训终身化。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会议主题是“终身学习与培训——通向未来的桥梁”,这表明职业教育终身化的趋势已被国际社会所重视,并因其重要的意义而被提倡。目前,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正逐渐融入终身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不再被看做是终结性教育,过去那种认为只靠一次教育或培训就能享用终身的想法或做法已经过时了。20世纪90年代各发达国家纷纷实施“终身学习”或“继续学习”计划。例如,瑞士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包括更新知识和技能、获得新资格的职业继续培训和高级专业考试,面向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等。英国于1998年提出了建立“产业大学”和“个人学习账户”的设想,以便使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接受开放式的远程教育和实施“终身教育”计划。日本提出终身职业训练及终身技能评价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并努力建设面向21世纪的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体系。美国早在1971年就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终身化的职业教育——生计教育。生计教育作为一种终身意义的职业教育,它的推行实施得到美国联邦政府及美国职业协会等组织的广泛支持。

  (3)职业教育和培训内容的综合素质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以能力为本位。过去的技能主要是指任务能力,即与完成具体任务相对应的具体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能力标准就是任务技能清单,培训课程就是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一系列任务技能(或称教学模块),能力评价的依据就是直接观察个体对这一系列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这种任务能力观是传统的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内容设计的理念基础。在现代职业发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新的能力观。一种观点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对于有效的工作表现是至关重要的,一般素质是掌握那些特定的、具体的任务技能的基础,也是促进个体能力迁移的基础。一般素质包括相关知识、分析与综合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判断力、创造力等,它们往往能应用于许多不同的工作环境中。在此基础上的职业教育的内容,强调的是一般素质的培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将一般素质与具体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景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的职业教育的内容是将一般素质与任务能力结合起来。最近,德国、澳大利亚提出的关键素质概念,英国的核心能力概念,美国劳工部提出的包括资源合理支配、人际关系处理、信息获取利用、系统分析综合、多种技术运用的五种能力以及技能、思维、品德的三种素质,等等,都是新的能力观的体现。

  (4)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国际联合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劳动力在国际和国内流动量加大,顺应这一变化趋势,职业教育与培训也开始建立国际化的职教合作网络和运行机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世界职教领域国际合作的主要组织者,目前已建立的联合国职教信息网络,是连接了128个国家的一个职教实施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要在德国波恩建立一个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中心,提供职教研究与发展信息,培训职教人员。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也在发展。中德两国政府近20年来进行了下岗妇女再就业、关键素质培训等多项专题项目合作,最近又结合中国政府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为目标的综合性职教合作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双边以至多边的合作办学或合资办学,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又一新形式。

  (1)职业教育和培训是培养实践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开发人力资源的重点是培养,关键在应用。职业培训从其本身特点看,是由实践上升为理论再指导实践的知识螺旋积累过程,是发现人的潜能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建设中真正需要的就是这种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的人才,要培养造就的也是这种不断更新知识和思想理念的专业人才,书本理论知识只是对这种专业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要重视人才的开发,又要重视人才的应用;既要重视人才的引进,又要重视人才的自身培养;既要重视人才的基础知识,又要重视人才的知识更新。这里说的培养和知识更新的重要途径就是职业培训。

  (2)政府部门在职业培训中要站准位置,发挥作用。我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有关部门除了必须重视职业培训外,还应该摆正位置,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一是要发挥对职业培训的规范作用;二是要发挥对职业培训内容的指导作用;三是要发挥对培训市场的监管作用;四是要发挥对职业培训的激励作用。

  (3)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协调好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从教育规律和各层次教育对象的特点分析,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环节,是公民必须经历的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是系统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书本理论。它以提高公民的学历层次为主要特征,为提高公民素质和就业准备打好基础。职业教育是公民到达就业岗位后的一种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与工作岗位有关的知识、技能,并根据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工作的适应性和开拓能力,进一步开发人的潜能。如果说基础教育重视的是提高人的学历文凭的话,那么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就应注重提高人的工作水平,职业培训是终身教育的基本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我国就业问题的挑战,展开了以就业、转业、创业能力建设为本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建设。职业培训教育在适应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现行的职业培训教育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其他方面,都存在许多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与“缺乏一个既符合国情市情又符合市场运作规律、适应职业培训需求的体系”有关。

  第一,政府及企业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职能问题。全社会的职业培训应该有一套完整的法规制度。具体来讲,就是要对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收费和培训管理权限等方面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统一、规范政府部门、企业、社会培训组织、人员在职业培训方面的权利、义务等具体事项。目前,我国在职能界定方面,一是政府对职业培训应提供何种支持和服务,承担何种责任和义务界定不够明确;二是企业及中介组织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界定不够清楚。

  第二,职业培训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市区无论在政策与财政支持、还是在实践方面发展速度较快,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二是企业间发展不平衡。有的企业职业培训有声有色,对企业经营起到极大推动作用,而另外一些企业欠缺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意识。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48.4%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所在单位没有对技术工人实行中长期培训计划或措施。在问及“您参加工作后获取新知识、新技术主要来源”(多选择题)时,90.2%的被调查者表示是自己在工作中的积累;31.1%的被调查者表示是参加单位的培训;18%的被调查者表示是参加社会有关部门的技术培训。三是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人们在观念上存在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情况第三,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不能满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下岗职工就业的需要。各种培训班名目繁多,费用不少,并且存在现象,培训效果有待提高。多层次、专业化培训体系有待建立。

  第四,培训经费筹措和使用方面的问题。目前,除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经费由国家全额负担外,其他培训资金均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担负。对于下岗失业人员培训经费,调控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使用不规范,有些部门把其看做创收手段。在农村缺少政府有效组织的农民教育培训专项经费。

  第五,宣传导向和观念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被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是当前阻碍职教发展的重要因素。现行教育的选拔功能被过分扩大,并且往往只以一种标准分数为依据,从而使教育过程演化成为应试能力竞争。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人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被忽视,教育类型的多样化被异化为等级化,不同教育类型的分流变为选拔和淘汰者的归类,行行出状元的思想被否定,往往认为学业失败的学生才进入职业教育学习,对通过岗位职业培训和自学的人,其工作能力再强,也会因没有文凭而不被重视和重用。职教的发展得不到公正的对待被认为是理所当然,反映在政策上是待遇过低。

  国内外的经验证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提高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有效手段。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强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能力,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而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确实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总量不足;二是流失严重;三是技术结构不合理。以天津为例:截至2003年底教育培训,在83.5万技术工人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1.27%,高级工占9.83%,中级工占27.3%,初级工占61.6%。呈“金字塔”型,塔基过大,高级技能人才严重不足。发达国家的技术等级结构呈“钻石”型,高级工占35%,中级工占50%,初级工占15%。

  (1)将全面开发人力资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任务”,确立第一资源战略和实施能力发展战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转业和创业能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瓶颈。同时,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人力资源是我国最具比较优势的潜在资源。把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将成为我国今后一二十年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必须确立人力资源“四个第一”的思想,即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任务;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实现富民强国的第一国策;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是各级政府的第一任务。实施能力开发战略,实现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以提高全民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为核心,加强教育和培训的能力建设,使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解决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

  (2)充分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指导作用,努力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政府在职业教育中承担的首要责任是政策制定、提供经费、协调关系、制定标准。技术和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其政策制定和办学必须由政府、产业部门和社会三方面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来实现,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为依托,以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术为核心。在职业教育中增加公共财政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示范性职业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为强化高技能性和实用型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通过减免职业学校学生的学费,使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对象更广,受教育的机会更大。在职业培训中要抓住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住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培训机构的培训方向,即以劳动保障信息平台为依托,通过网络招投标方式确定培训单位,由政府购买培训成果,以确保培训的实效;二是抓住职业技能鉴定和发放资格证书两个环节,确保培训的质量。实现职业培训运作市场化,社会培训资源集约化,培训考核鉴定标准化。

  (3)树立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推进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整体改革。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除了教育共性之外,具有明显的区别。职业教育是公民到达就业岗位后的一种继续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与工作岗位有关的知识、技能,并根据社会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更新和掌握新知识,从而提高工作的适应性和开拓能力,进一步开发人的潜能。职业教育应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综合性。基础教育重视的是提高人的学历文凭,职业培训更注重提高人的工作水平。“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教育第一价值得到提升”,因为,职业教育是面向全民的教育,用教育的方法使人的生活具有乐趣,职业教育给人们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课程类型,使更多的人找到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从而使整个教育事业关注全民成为可能,关注每一个人,这是以人为本的认识基点。

  学习型社会使人们由片面追求学历,逐步转向既追求学历又兼顾学力的轨道。顺应时代潮流的呼唤,各种培训教育如雨后春笋,形式各异。但仅就教学而言,培训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更应着重于学员的学力开发。因此,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员的学力是培训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具体问题。

  多年的培训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使学员在培训中学有所得,得有所悟,悟有所行,就必须转变培训观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学用一致”原则,革新培训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变学员被动为师生间、生生问互动,变灌输为启发,使信息从单向传递向多向交流转变。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打破学院式教学常规,在充分发挥培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以学员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采用讲授、自学、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双讲、情景模拟等灵活多样的系列教学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员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创造性,使其与教师同步思维、优势互补、经验共享。

  小组讨论法,是以小班(不超过50人)授课为基础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教学法,又是现代培训教学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借以实施的教学活动基本形式。

  从角色的职责和能力要求以及行为规范来讲,主持人要根据教Oili指定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要求,主持本组的讨论。主持人不仅要以身作则带头发言,还要指挥和协调其他学员积极参与;对偏离教学内容的话题有责任调整,对不积极参与讨论的学员有责任激发其积极性;同时对记录人、发言代表的工作有督促、指导责任。记录人要以最快速度记录每个学员的发言内容,并做到文字清晰、准确。发言代表要把本组讨论的意见归纳综合,有条有理地向全班和教师汇报。从教学目的上讲,该教学法旨在调动学员的参与兴趣,培养学员的参与意识。

  从教学程序上来讲,首先,由教师布置研讨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引导、提供研讨思想。其次,以小组为单位,由主持人组织讨论。记录人、发言代表各司其职,教师巡视观察,掌握发言情况,随时提出具有启发和挑战性的问题,把讨论步步引向深入。接下来是小组汇报,班级交流,由各小组的发言代表用简练、概括的语言汇报本组讨论情况,并随时准备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将各组代表发言要点及时记录在黑板上,以便于参照比较,总结讲评。最后,提问质疑,归纳总结。

  案例分析法本质上是一种归纳式教学方法,它提供给学员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实例。分析的操作主体是学员,教师只充当导演和组织者的角色。通常,可以选用的分析案例有两类,一类是综合评审型案例;一类是分析抉择型案例。前者着重培养学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案例一般描述事件的范围较广,涉及的问题较多,关系比较复杂;后者只提供问题发生

  的基本事实,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这类案例让学员通过对事实的分析,自己去设计解决问题的答案,着重训练学员的决策能力。

  要上好一堂案例分析课,教师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设计和运作,其操作程序和步骤,第一步,学员阅读,精研案例。这是学员发现问题、确定分析方向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启示和引导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研读,学员应拟出发言提纲,以待小组讨论及全班交流。第二步,小组讨论,班级交流。这是案例分析课成功的基础。教师要深入小组巡视指导,及时了解讨论的气氛和进展情况,并作相应处理。对发言繁琐、离题者给予提醒;对争论激烈、互不相让者适时小结,缓和气氛;对沉默寡言、气氛沉闷者,适当穿插,打破僵局。班级交流既是学员智慧、见解的总汇,又是提供给学员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争辩和交锋的机会,更是学员集体施展才能的“交汇点”,是对案例教学效果的深化和检验。在交流中,人人得到启发、教育,并为写分析报告创造了条件。第三步,教师归纳总结。教师不是对学员的发言作个体评价,而是对集体讨论从总体上作出评论。总结时,教师切不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要允许学员保留自己的独到见解,鼓励独立思考,敢于坚持已见。第四步,学员写出案例分析报告。

  双讲教学法简称双讲法,是由两位教师同时登台授课。这种新型教学法是从讲授法演化而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课堂讲授的科学升华。传统的课堂讲授,由一位教师主宰课堂,教师讲,学员听,容易形成一言堂。而双讲法因为有两位教师共同授课,可以为学员营造一种讨论的氛围,合作的环境。由于双讲法是两位教师担任同一内容的授课任务,他们需要从备课到讲课的联手合作。双讲法虽说从根本上讲并未完全脱离讲授法的框框,但由于和其他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的配合运用,因此从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结构,形成了归纳讲授、答疑讲授等新的格局,易于在课堂上为学员营造一种讨论的氛围,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而且从心理学角度讲,讲课人风格的变换,易于激起学员的听课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减轻学员参与教学的心理障碍,也有利于扩大信息传播容量,提高时间利用率和课堂效果。因此,Jlt、法不N:只是“老师讲、学员听”的灌输式,而是一种新型的互补性教学方法。它可以使教师在讲课风格,知识情趣,理论(虚)实际(实)结合诸多方面,充实促进,扬长避短,形成优势互补。

  情景模拟教学法又称角色扮演法,是一种仿真培训教学方法。它是~种从案例分析法派生出来的极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它在假设的实际情景中进行,要求教师给学员设计出逼真的场景,其中有人物、情节、矛盾冲突、疑难问题等。学员根据情节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实际情景中去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求,提出观点或拿出方案。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教师〔20*〕4号)的精神,落实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的要求,适应我省实施十五年教育、深入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等工作的需要,经研究,决定在全省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含幼儿园,下同)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并提出如下意见: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均衡发展”为原则,以《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为依据,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1.300名访问(进修)学者项目。在“省5522名师名校长计划”基础上,全省选拔顶尖教师250名和校长50名,参加国内外高级研修活动,培养一批中小学各学科首席带头人。

  2.3000名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全省选拔中小学骨干教师2500名和校长500名,参加省级培训,造就一支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领军队伍。

  3.30000名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结合各市工作实际,按教师总人数10%左右的比例组织选拔一批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参加市级培训,形成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

  4.300000名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项目。结合全省小学教师专题培训和中学教师主题培训,组织全省中小学教师参加新一轮全员培训;结合新课程要求,全面推进新课程师资培训。

  (二)学历提升进修项目。动员和鼓励全省约13000名幼儿园教师、62000名小学教师、50000名初中教师和2000名高中教师参加学历水平提升进修。到20*年底,全省幼儿园教师专科、小学教师专科、初中教师本科和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含在读)平均分别要达到50%、80%、80%和5%。凡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未达到专科学历的幼儿园、小学教师和未达到本科学历的初中教师均须参加学历提升进修。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支持中小学教师参加更高层次学历水平提升进修。

  (三)农村教师素质提升项目。用三年时间,在欠发达地区选拔300名教师和100名校长参加培训,逐步形成一支农村骨干教师和校长队伍。在上述学历提升进修项目计划中,这些地区要有2900名幼儿园教师、16000名小学教师、12000名初中教师和170名高中教师参加进修。到20*年底,这些地区幼儿园教师专科、小学教师专科、初中教师本科和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比例(含在读)平均分别要达到50%、70%、70%和2%。

  (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省级区域项目。以省内高等学校为主体,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支撑,充分利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和现有网络资源,构建我省区域教师教育网络。2005年完成“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研修网”教学平台建设,开发一批继续教育课程并投入试运行。20*年,全省有60%左右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能够运用网络资源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五)师德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师暑期师德培训制度;每年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主题,开展一次师德主题培训活动和师德论坛活动,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

  (六)教师培训机构建设项目。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2002〕3号),每县(市、区)办好一所教师培训机构。各地要按照省政府“改善承担教师培训任务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的要求,加强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到20*年,所有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必须达到省备案条件,取得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资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要与高等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为教师全员培训服务。

  (七)培训者培训项目。选拔和组织500名教师进修院校优秀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的高级研修学习,培养和建设一支继续教育教学和研究骨干队伍;建立和完善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的兼职教师人才库。

  (八)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大力开展英语学科教师培训,充实英语教学力量,满足中小学英语教学需要。每年选送20名中小学英语教师赴英语国家参加短期进修学习。

  (一)加强领导。省师训、干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计划项目的统筹规划、科学管理、省级培训经费保障及督查评估等工作。省师训、干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计划项目的具体实施。各地应明确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执行机构。

  (二)落实培训经费。坚持以各级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原则。从20*年到20*年,省政府每年下达的2000万元教师培养培训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素质提升项目。省教育厅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省级培训项目和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省级区域项目等工作。

  各地应切实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浙政发〔20*〕47号)文件精神,按每年不少于当地教职工工资总额3%的比例安排中小学师资培训专项资金,由县(市、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各地应按省政府要求安排骨干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特别要对农村地区教师培训予以经费和政策上的倾斜和支持。

  (三)明确“属地管理”职责。按照“地方政府负责新利体育、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属中小学的教师培训、基地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负有主要责任。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培训县属中小学教师和指导中小学校本培训;市级教师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培训市属中小学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和指导辖区各县(市、区)教师培训业务;省级教师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和指导各市、县(市、区)教师培训业务。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努力创新培训机制和方法,提高培训实效。

  (四)省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要组织调查研究,提出具体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建议。有关学校在成人高师招生和教育硕士招生中要首先满足中小学和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进修需要。

  1、理论教师本科率逐步提高到95%;实习指导教师专科率逐步提高到80%,本科率逐步提高到30%以上。

  2、学历培训方式为在职培训,学校党政办在8月底组织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专科学历的理论教师及中专、中技学历的实习教师参加报名工作。成人高考的具体实施由培训与鉴定部协助办理。

  教研室在期初落实教师现有技术等级,要求专业理论课教师凡具备申报条件的要全部达到中级或以上技能水平,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凡具备申报条件的要全部达到技师以上(含技师)技能水平。技能考试的具体实施由教务科执行。

  培训内容:学校简介、部门设置及职能、体系文件《教职工出勤考核制度》、《人事分配制度》、《岗位职责》、《考核细则》

  培训内容:体系文件(班会课工作制度、班级与学生操行考核细则、班主任岗位职责)、班主任工作方法、一体化教育教学管理、职业道德、6S现场管理法、控流工作方法等。

  培训内容:体系文件(后勤服务过程控制程序、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职责范围与岗位职责、物资采购管理制度、水电管理与维修制度、学校物品领用和借用制度、财产管理制度)、校园环境绿化规划、6S现场管理法、职业道德、业务知识、食品安全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等。

  培训内容:岗位职责、考核细则、教学过程各环节实施细则、教学过程控制程序、学习原理

  培训内容:教学过程控制程序、教育服务质量检测程序、教师岗位职责、考试考查规定、学生成绩管理制度、教学过程各环节实施细则、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制度

  培训内容:《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冷水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管理制度》等

  培训对象:教学校长、教务科、学生科、培训部、各系、中心、教研室负责人、学科带头人等。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5月4日-7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举办2014版同业对标指标体系培训班。150余名员工进行了系统培训。此次培训,介绍了对标管理理念、各部门及各单位对标整体情况、典型经验注意事项。该公司各部门专家结合实际工作对指标定义、计算方法、统计口径、数据来源和具体提升措施等相关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5月8日-9日,中国华电集团公司2014年技能鉴定工作会议召开。会上首先对集团公司自2008年自主开展鉴定以来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安排了2014年的工作,要求组织好第九届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面推动集团公司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信息网络化建设,继续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在认线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好今年的技能鉴定工作。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5月10日,湖南省电力行业2014年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理论考试举行。共有来自省电力行业的2400余名考生参加总计75个工种的技能鉴定理论考试。本次技能鉴定考试实行封闭组卷。采用人工制卷,由鉴定中心选派专家根据《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国家电网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并结合生产实际编制试题。

  【国家电网公司】5月12日,国家电网公司2014年第一期调控运行值班岗位高级技师轮训班开班,来自各省、市供电公司的50名调控运行专业高级技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期培训班为期7天。培训班设置了沟通管理、课件设计制作、培训项目开发技术等技能传承类课程,输变电设备在线系统功能介绍、新能源发电及调度等电网新技术类课程,以及技术交流、绝活展示、典型案例分析研讨等交流研讨类课程。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5月13日-16日,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举办火电工程精细化管理培训班,共59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对火电工程近年来精细化管理开展情况及所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系统总结;邀请8位精细化管理专家对土建精细化等指导意见和标准进行了解读,并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通过在运机组节能评价、环保评价实际运行数据的总结分析,对新建工程提出设计再优化建议。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5月13日,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管理人员“五大”专业知识培训班开班,来自省内各地市公司非“五大”专业的36名学员将参加为期3天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五大专业管理知识。培训旨在使供电企业专业管理人员熟悉“五大”专业管理的模式、标准、流程和要求,保证“五大”建设形成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贯彻落实。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5月14日-16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举办经济运行分析培训班。来自集团公司所属各二级单位经济运行分析人员及相关人员共43人参加了为期3天的培训学习。开设的培训课程主要包括:集团公司规划与计划管理、集团公司经济运行管理办法及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及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经济活动分析理论与方法、完全成本分析模型与方法等内容。

  【国网电力有限公司】5月16日,国网电力有限公司2014年兼职培训师培训认证工作结束。培训内容涉及课程设计与开发、授课技能提升、课件制作与辅导、理论考试和试讲辅导等内容。本次共有47人通过兼职培训师培训认证,其中认证中级兼职培训师22人,认证初级兼职培训师25人。

  【南方电网公司】5月16日-17日,南方电网公司2014年电力科普基地管理与建设培训班举行。来自各分子公司、科研主体和地市供电局共44名相关人员参加了培训。公司科技部围绕电力科普基地的建设、管理、申报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社会公益类项目)申报,对科普基地管理制度进行了宣贯。公司两个科普授牌基地――贵阳供电局节能展示中心和佛山电力体验馆介绍了运作经验。下一步,公司将研究设立公司级电力科普基地。

  【华北电力大学】5月16日,2014年亚洲国家发电过程仿真与优化控制培训班开班。本次培训班由华北电力大学承办。在培训班举办的1个月里,华北电力大学专家将为学员们介绍当今中国在发电厂仿真与优化控制方面的理论与实用技术,并与学员们围绕电力技术领域的具体问题展开研讨。培训班还将安排学员赴中国电力企业和部分城市参观考察。

  【海南电网公司】5月20日,海南电网公司2014年中青年及年轻干部培训班开班。本期培训班共有63名学员,其中,组织推荐的中青年干部28名,通过竞争选拔的年轻干部35名。他们将参加集中封闭式培训、跟班学习、外出学习等培训课程,中青年干部培训期3个月,年轻干部培训期6个月。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5月20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举办所属企业(西南区)首期商务管理培训班,来自云南院、湖南院、广西院及广西工程局的93名商务管理人员参加培训。此次培训为期5天,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建筑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工程造价管理、商务人员的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防控、工程项目变更索赔实务与案例等。

  【南方电网公司】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印发《关于规范新员工培训的指导意见》。与以往的培训大纲相比,新出台的《意见》增加了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综合委员会管理理念、安全体感培训、廉洁从业教育、保密教育、法律教育等课程。《意见》着重规范了新员工脱产集中培训的课程内容和学习要求,规范了各单位新员工培训的组织形式和实施要求,要求新员工年度培训率达到100%,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满足上岗要求。

  【京能集团公司】5月23日,京能集团中高层管理人员个性化培训在北京开课,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孟文涛、集团部室中层管理人员和全资控股企业领导人员共计70余人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集团人力资源部紧密结合集团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个性化培训的自主选学优势,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国企改革分析和董事会建设等课程,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5月26日-30日,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举办2014年度优秀专家人才培训班。此次培训按照重点拓展专家知识结构、开拓思路的要求,为专家人才量身定制培训课程,确定四个培训模块;创新考核方式,以撰写论文及汇报考核替试。人资部邀请公司专业对口部门负责人参加培训班分组交流,在交流中帮助专家确定了41个有价值的论文课题。